最新《美国科学院院报》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男性精液不仅是精子的载体,也在促进女性排卵、提高女性生育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格雷格·亚当斯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研究小组发现,男性精液中的蛋白质可向女性大脑“发送”激素信号,进而诱发其他激素的分泌,促进卵巢排卵。
精液中的这种特殊蛋白质被称作“排卵诱导因子”(OIF)。该蛋白质可刺激女性大脑中连接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下丘脑,从而影响到卵泡的形成时间,并促进维持妊娠必需的激素的分泌。▲
老年人也需要性爱,不婚同居皆因无奈。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拥有丰富的感情生活视为年轻男女的专利,老年人除了吃住无忧以外,就是打牌下棋跳舞,追求男欢女爱被视为“老不正经”。然而,随着社会进步,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重视精神生活的质量,大胆追求爱情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
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现有60岁以上人口为一亿三千两百万,佔人口总数的10%,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40年,中国平均不到四人就有一位老人。因此,关注老年人的情感生活、精神健康不容忽视。
爱情就是“青春宝”
记者在採访中发现,尽管这些接受採访的老人们,籍贯年龄职业都不相同,但是,冒出来的却是不约而同的一句话———人老心不老。
刘先生今年67岁,腰不弯,眼不花,声音洪亮,和记者聊起爱情更是神采飞扬,他对记者说:“爱情就是青春宝,是抗衰老剂。”
因为有爱情的滋润,刘老和他60岁的妻子都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退休前作为黑龙江省文化厅戏剧工作室的创作员,刘老对爱情这个古老而有新鲜的命题很有研究。他在接受採访时多次表示:在爱情领域,没有年龄这一说。现在的老年人生活得充实,最根本的原因一是经济上有保障,二是身心健康,三是有情投意合的伴侣并能得到性满足,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刘先生有两儿一女,平时都不在身边。刘太每天都要到深圳市的老干活动中心参加活动,刘先生总是陪伴在旁。刘太喜欢唱歌跳舞,刘老总是“妇唱夫随”,亲热得让人羡慕不已。
同样拥有着甜美爱情的杨女士告诉记者,老年人渴望爱情的心情和年轻人没有任何两样,甚至说,老年人的爱情像陈年美酒,更浓更香。她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肌体的衰老:胳膊和腿时不时酸痛、疲劳过后恢复得很慢、免疫力下降等等,你的内心会油然升起一种无法抗拒的悲哀:生命在一天天流逝。这时候,两位老人之间相依相伴、相亲相爱才能冲淡这种感觉。在老人的精神生活中,爱情是其中不可缺乏的内容,在解决老有所养、所学、所乐、所为的同时,还应加上“老有所爱”,让爱神光顾这常被人们遗忘的角落,老人的精神生活才得以圆满。
服务於传媒业的杨女士退休后被返聘。每天下班都有先生开“专车”接送,杨女士说,老年人更要注意保持爱情的新鲜感,在电视台为对方点一首歌,情人节送上一束玫瑰,穿得漂漂亮亮来一顿烛光晚餐……这样的爱情才能天长地久。
空巢容易情感饥饿
拥有完整爱情生活的老年人不在少数,但是,在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仍有4860万老人丧偶。无论是丧偶还是离異,单身老人所存在的空巢现象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
据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约有26%的独居老人有沮丧、消沉情绪;50%的老人对他们和子女的沟通表示不满意。
“单身老人特别容易产生情感饥饿。那种漫漫无际的、起於心灵深处的孤寂,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59岁的徐女士自离異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焦虑的情绪在採访中表露无遗。“以前还没有那么想找个伴儿,年纪越大越想枕边有个人说话,有人可以搂一搂,抱一抱。”
事实上,随着观念的解放,有七成的独身老年人渴望再婚。由天津市老龄学会和天津市社会科学院联合进行的老年人基本需求调查和再婚意愿调查发现,一直被老年人认为亲情最重要、爱情次要的传统观念正悄悄发生改变。在对六百名独身老人调查发现,有再婚意愿的达到了68%。
资料表明,前苏联和日本长寿村的百岁以上老年人,越是长寿者,到晚年其配偶大多还健在。相反,在独身者中,短命或体弱多病的人很多,各种老年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也很高,其自杀率也比家庭圆满、夫妇健在和已婚者高得多。由此可以看出,单身老年人恋爱、结婚的效用是相当大的。
深圳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罗先生告诉记者,儿女亲情无法替代爱情。再婚可以使老年人从孤独寂寞中解脱出来,相互得到慰籍。他说,人老多病的,找个老伴在生活上互相扶持、照顾;身体健康的,再婚可以调剂性生活。虽然老年人随着生理机能的退化,对性的需求并不强烈,但这并不是说老年人就完全不需要性生活。
老年性爱多有束缚
裴先生今年68岁,因为保养得当,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看上去最多50出头。在记者保证隐去其真名的承诺下,他坦率地向记者诉说性压抑的苦闷。他说,退休后,老妻就和他分床睡,完全停止了夫妻生活,而依然有着正常需要的他经常是彻夜难眠,因为思想正统,他决不会寻找其它途径解决。他告诉记者总是觉得精神很压抑,很焦虑。他也试图与老妻进行沟通,却又怕被扣上“越老越风流”的帽子。他认为自己妻子的这种“不解风情”,正说明老年人自己的陈腐观念束缚了对晚年享受性爱的追求。
老人激动地说:“人们往往认为人老了,有个生活上相互照应的伴儿就行了,却难以想像晚年的老人仍然有性情感,陈旧的观念对造成这种错觉起了很大作用。尤其青年人普遍持有的否认老年人性活动的倾向更加深了这些错误认识。”
一位从事老年性咨询的专家在接受记者採访时指出,一般认为,人到了老年似乎不应再有性的要求了,性功能也必然一落千丈;老年时期,性关系已不再是夫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已毫无必要了,这是错误的。临床研究表明,老年人适当和谐的性生活可延长寿命,性生活和谐的老年人多头发光润,皮肤弹性好,皱纹少,视觉、听觉也很好,心情愉快,寿命明显高於全国平均寿命。国外已有许多报道,“性青春”的延长可使人长寿,所以老人要设法延长自己的“性青春”。这位专家指出,有的老年人屈於传统观念束缚,主动戒除了性生活,实际上是压抑了他们的性兴趣。事实上,老年人感情上的需要(如保留个性感和自我欣赏以及害怕孤独),都可以通过性活动充分地得到满足,而这种性活动并不总是典型地导致性交。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开放城市,老年人因“性生活不和谐”导致离婚的案件也屡见不鲜。记者从北京西城法院便民法庭了解到:此原因已经被堂而皇之地写进了离婚裁定书中。负责调解的法官认为,老人们敢於正视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是要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不婚同居皆因无奈
爱情是美好的,但是,老年人走向爱情的路却不平坦。於是,“同居”这一与年轻、时尚相提并论的现象在老年人群体中出现:由於顾及子女的利益、惧怕再婚后产生不愉快结局等多种原因,老人们选择了同居。
在北京,老年人选择同居生活已不是个别现象。记者从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了解到,各区县都发现有这种情况。住石景山鲁谷小区的丧偶老人顾教授今年70多岁,和丧偶老人王老师至今已经住在一起生活了两年多,但一直没办结婚证。两位老人都有数量不小的存款和产权住房,如果结婚财产的归属与继承会有问题。刘教授说:“我们把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们,结婚势必影响他们的继承权,如果同居不婚孩子们将来不会有麻烦,我们也有自己想要的晚年生活。”
子女不同意老人们的婚事也是造成老人不婚同居的重要原因之一。家住深圳下步庙的张工和李姨就是双方的孩子都不同意这桩婚姻。李阿姨说:“孩子们说我,你不愁吃不愁花的,找那麻烦干嘛。事情拖下来就成了这样一种局面。”
记者在採访中感受到,中国的老年人对婚姻的看法依然很传统,两情相悦总是希望能缔结良缘,踏踏实实地携班伴走完最后的人生路。老年人做出同居的选择,实际上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与自身需求中求得妥协。
寂寞老人留连网恋
互连网上的聊天室并不只是年轻人聚会的地方,网恋也不再是少男少女的梦幻,寂寞的老人们为摆脱精神上挥之不去的寂寞,开始通过互连网上寻找了知音。
记者就是在一个老年网站,通过在BBS上发帖认识并採访了王先生。
73岁的王先生原来是一位工程师,退休在家学会了玩电脑。他告诉记者,开始只是在网上浏览报刊,后来知道网上还有虚拟社区,有各种各样的聊天室、论坛。人老话多,兴趣广泛的王老感到有许多话想和别人谈谈,他找到一些老年人网站,认识了一些老年网友,一起谈诗论赋,切蹉国画艺术……。在一个名叫“老小孩”的网站,他通过聊天室认识了刘阿姨,没多久,他们就相互引为知已,后来聊天话题就涉及到家庭、个人生活情况。
王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是纯粹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甚至想看看对方的意思也流露过。他说:“老年人虽然希望有个可以说话的人,可因为年纪大了,相互之间不容易适应彼此的性格习惯。现在多好,既没有现实中的磕磕碰碰,又有个贴心人说说话。”
当记者问道:这个“刘阿姨”是否有假时。王先生说:我们互相“考察”过,见过面。她也是单身,和女儿一家同住。她也觉得这种方式挺好的。
夕阳情需社会理解
根据深圳市老龄委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深圳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为7.61万人,佔全市人口的6.34%,此数据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将达12.75万人,佔户籍总人口的6.82%。除此之外,深圳良好的居住环境还吸引不少外地老人也来深颐养天年,或长期居住,或短期逗留。
据深圳市老龄委欧细菊主任介绍,为方便老年人的生活,目前,深圳有18所镇级敬老院和3个福利中心,市、区各级政府创办了形形色色的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老龄大学、老人艺术团更是层出不穷,客观上为老年人提供了认识和交流的机会。
深圳大学退休教授夏培德在採访中表示,社会传统观念认为“理想的晚年”不外乎吃得饱、穿得暖、老有养、病有医,加上举家和睦、子女孝顺等,但实际上离退休的老人,尽管在以上诸方面都较满足,依旧心情抑郁、闷闷不乐。“对爱情的渴望,对性的要求,对異性的关心,不论男女一生都不会真正中断。”
爱情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爱情同样也属於老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老年人同样需要拥抱,需要向别人倾诉,需要表达感情和接受他人的感情,这既不随年老而衰退,也不随年老而终止。夏教授最后表示:“社会最终将会像接受年轻人的爱情一样,接受老年人的爱情。生命不息,爱情不已。”
如果您想多了解性教育,详情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