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不少国家出现青少年性行为和初次性经历趋向低龄化的问题。在我国大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对性的观念及其行为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青少年。我国未婚妊娠者越来越集中在青少年人群,少女未婚先孕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的创伤。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青少年怀孕”。提醒年轻朋友:若没做好准备,珍惜自己,也爱护别人。
青少年性行为的数据资料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性行为、性伴侣、生殖健康
有研究针对我国青少年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状况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9.38±1.94)岁,与国外有关研究数据相比,我国青少年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相对延迟。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纳入的9篇关于青少年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的文献中,调查对象均为大学生,因此,代表全体青少年人群的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有待进一步探讨分析。
在所纳入文献中,28篇涉及多个性伴侣,其合计发生率为33.2%,这一数字充分表明了我国青少年在传统的性观念、性行为上确实有所改变。与国外一些研究相比,我国青少年多个性伴侣的发生率虽然偏低,但存在的隐患同样不容忽视。在关于安全套使用上,我国青少年首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37.2%,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49.5%,与美国高中生2009年的调查数据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61.1%相比,我国青少年安全套使用率低,自我保护意识弱。诸多的研究已经证实,青少年的高危性行为会导致各种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问题。22篇有关青少年妊娠的文献研究显示,有过性行为的青少年中15.1%的调查对象发生过妊娠经历,青少年妊娠的影响因素涉及到个人、家庭、社会等多方面,而且会带来多种不良后果,因此,针对这一高比例的现况,今后应重视青少年妊娠的预防与干预。
此外,Meta分析结果显示,10.8%(95%CI:9.7%~12.1%)的青少年经历过人工流产2.7%(95%CI:2.0%~3.5%)发生过STI感染,由此青少年因性行为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已经显而易见。不同性别间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危险性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性是女性的2.09倍,可见,男性青少年在生殖健康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将会是今后青少年生殖健康干预的重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应尽早发展完善指导性干预措施。
少女未婚先孕现象及危害
关键词:未婚先孕、少年妈妈、流产、感染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全国每年有将近500万例的未婚流产,这个数字仅是在官方医疗机构统计的,那些在黑诊所做的还没统计在内。而且,更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是,未婚先孕者越来越多集中在青少年人群,青少年占流产人数的50%,估计每分钟便有10名少女进行不安全流产。
这个事实不得不让人们深省。性发育的成熟使少男少女有了强烈的性冲动,有了明确的性欲望,也有了进行性活动的生理条件。但在另一方面,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展滞后却使少男少女无法正确把握性的合理调控,性心理的薄弱、性道德的匮乏、性观念的混乱使性的滥用不可避免,于是出现了少女未婚先孕的悲剧。青少年在性活动中,由于没有采取避孕措施,导致少女怀孕,在各种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大多数青少年会选择堕胎。未婚少女怀孕堕胎对少女生理和心理上带来极大的创伤。在人工流产过程中,少女可能会出现大出血、感染、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可能会发生妇科炎症以及由于激素变化使身体功能衰退,甚至导致终生不孕。
北京某妇产医院曾对1236例不孕不育病人的病因进行分析,发现由女方疾患引起的不孕症中,近60%的病人是由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引起的继发不孕。由于经济因素和害怕他人知晓,少女流产大多是偷偷摸摸地进行,许多少女选择在设备简陋、医术低劣的黑诊所流产,这样导致的不良后果更为严重。少女流产除了给她们生理上带来极大的危害,心理上的创伤也不可低估。在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约束下,少女及其家人会对未婚先孕的事实感到耻辱、自卑、有罪恶感,不能抬头做人。未婚先孕的事实给他们心理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让他们寝食难安,以致引发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甚至自杀,而少女今后的婚姻和谐也会受到影响。
有的青少年不选择去堕胎,而是做出极不负责的举动??弃婴或溺婴,孰不知这些是违法犯罪的行为。还有的青少年不得已会把孩子生下来,并收养起来,从此由无忧无虑的青少年变成了负担沉重的“少女妈妈”和“少男爸爸”。
未婚先孕的原因分析
关键词:原因、性道德、环境、性教育、缺失
(1)社会环境的影响??“性道德”环境恶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各种观念涌入我国,性革命、性解放、性自由等西方性观念使我国传统的性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一些原来曾经被视为腐朽、糟粕的东西摇身变为领导时代的潮流。例如婚外性行为,我国传统社会对此严加批驳,而现在却变成衡量男人是否有魅力,女人是否有品味的一种标尺。我国对性的观念愈来愈开放,“包二奶”、“找小姐”、“幸福=性福”、“兴趣=性趣”等鲜廉寡耻的观念越来越多,人为的性压抑越来越少,性已经从社会的公共事务更多地转为个人的隐私。
另外,社会上各种传播媒体,如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涉及性的内容非常多,尤其是一些色情影视中的性镜头会给青少年似是而非的暗示,由此导致青少年早恋、早孕问题。还有充斥大街小巷的流产广告,大肆宣传无痛人流给受术妇女带来“睡梦般舒适的感觉”、“三分钟完成的便捷”等等。这些不负责任的商业炒作极易误导青少年认为流产是件很轻松、很简单的事情,从而导致青少年的性随意行为。
青少年一直是时尚的追逐者和弄潮儿,在性观念上同样如此。性冲动本来就是使青少年感到困惑的问题,再加上社会控制力度的减弱,青少年很容易投入到性的探索和实践中。
(2)青少年性教育的缺失
家庭应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第一个学校,父母应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但在现实的中国,绝大部分的家长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性教育,性知识贫乏,缺乏性教育的正确方法。中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的肖主任将家长对待性的不正确态度分为三种:一是谈性色变,面对孩子的问题不知该如何回答;二是总想着无师自通,认为“我们当年也没人教,不也过来了吗?”;三是驼鸟型,凡涉及性就把孩子“隔离”开,却不知道这样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尝试心理。在当代青少年父母中,日常用得最多的“专门谈性语言”可能就是“性玩笑”或“荤段子”,文化层次低些的父母甚至说些不堪入耳的脏话。因此,青少年从父母那里获得的科学性知识很少。
据调查显示,我国到2000年为止,小学阶段的性健康教育基本空白,中学阶段的青春期教育不够深透,流于形式,有1/3的男大学生和1/5的女大学生不知道首次遗精/月经是正常现象,而这些基本的性知识是应该从中学阶段获得的。由于学校的认识不足,教师的师资力量水平不强等多方面原因,使有限的生理卫生课要么被其他课程占用,要么形同虚设。当学生进入大学,大学的性教育又似有似无。据调查统计,仅6.6%的大学生接受过科学全面的性知识,仅一成强的大学生观看过性教育图片,大学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医药书籍、报刊杂志、色情文学及黄色影碟。毋庸质疑,六年多来,我国的性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事实告诉我们,加大我国的性教育的力度和提高其质量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在青少年中,同龄群体的影响常常要超过老师和家长,青少年关于性的看法更多地来自青少年同龄群体的观点,个别青少年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又会对其他青少年形成示范效应,最终形成青少年关于性的亚文化。有不少青少年是受同龄群体的影响而迷茫地去恋爱、去和恋人发生关系。如今,在青少年中,尤其在大学生中越来越不忌讳谈性。在寝室里每晚的卧谈会,在网络、广播、书籍中,青少年大胆地去关注性、谈论性。大学校园里有被公认的“恋爱角”、“情人坡”、“快活林”,大学生们恋情的公开和行为的开放早已不是新闻。很多青少年还有以交男女朋友过性生活为傲的观念,认为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起示范效应的青少年,自身获取性知识的渠道未必正道,得到的性知识未必科学,自身的性道德也未必正确,这些都将影响青少年性问题的正确解决。
对策分析
关键词:性教育、生理、心理、性伦理
性教育应该包括性生理方面,性心理方面、性伦理道德方面以及性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的传授。首先,作为家长和学校应该尊重青少年的人格,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性观念,向他们提供保护自己性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他们作出更好的有关两性关系决定的能力,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尊心,增强性关系的责任感,从而为青少年走上社会,进入恋爱、婚姻、生育、抚养孩子的时期做好一定的知识和心理的准备。
其次,家庭、学校的性教育要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性教育不仅应在家庭和学校中进行,而且应深入社区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例如社会应设立专门的少男少女门诊,由社会咨询专家及心理、妇产、精神、男科等专家组成,向青少年开放咨询与治疗。另外,社会还应当对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净化,坚决剔除腐朽肮脏的性内容,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最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还应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吸收收国外成功的性教育方法为我所用。国外比较成功的性教育方法有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倡导的“ABC性教育活动”(A:避免婚前性行为;B:对配偶或一个性伴侣保持忠贞、不搞性乱;C:正确使用安全套)。再如在一些国家较为流行的“同伴教育”,是利用朋友同辈间的影响力,通过发展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体,抵御来自社会和媒介的消极影响。